為展現新時代青年風采,傳承弘揚新時代紅色精神,指引青年不懈奮斗,來自山西長治、湖南長沙、江蘇南京和重慶市的四位資環學子組成“紅色悠悠”隊,分別在各自的家鄉找尋紅色精神,在寒假中開展了一場以“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為主題的“紅色傳承、青年承載”的社會實踐活動。追尋紅色足跡,于城市繁華的背后尋找紅色記憶和紅色精神,成員們在了解紅色故事、承載紅色寄托的同時都取得了一定的實踐成果。
山西省長治市曾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留下了許多重要的歷史遺跡和紅色文化資源。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紅色悠悠”隊的賈慶明來到了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和黃崖洞,在紀念館用心聆聽著太行山上的八路軍沖鋒聲、吶喊聲、慶祝聲,仔細感受著毛主席字里行間令人振聾發聵的堅定決心,重溫八路軍一路的光輝與血淚歷史。在黃崖洞,這個曾經的華北抗日根據地規模最大的兵工基地里,體悟黃崖洞保衛戰創下敵我傷亡6:1的輝煌戰績。“無法想象在當時,如此龐大的一個基地的建設與運轉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正是最可愛的八路軍戰士用他們的青春乃至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盛世之中華,我后輩當義不容辭,發揚八路軍的光榮傳統,為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不止。”

黃崖洞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紅色悠悠”隊張耀毛行走于橘子洲上,徒步來回四五公里,奔流而去的江水聲在耳邊奔騰著,與青年毛主席一起對未來充滿期待。湖南省烈士公園中央的烈士塔,仿佛一把劍直插云霄,烈士的英魂長眠其中那天。張耀毛表示:“參觀完兩個紅色基地,紅色文化血脈與愛國熱情奔涌在我心頭,是先輩們的付出才換得我們如今的安寧。”

橘子洲

湖南烈士紀念塔

湖南省烈士公園烈士塔
“剛進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展區,兩旁具有年代感的雕像,就讓人的心情沉重起來。”隊員陳思宇來到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紀念館圍繞著江東門最大的“萬人坑”而建,讓國人銘記侵華日軍攻占南京后制造的慘無人道的暴行。勿忘國恥,警鐘長鳴,在提醒我們銘記歷史的同時,也告訴我們和平來之不易。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同胞紀念館
走進渡江勝利紀念館,參觀渡江戰役中載著6000名解放軍戰士渡過長江的“京電號”,觀看渡江戰役影像資料,細致了解解放軍戰士們的武器與裝備以及渡江戰役勝利后的成就,自豪感滿滿。“如今的新南京是解放軍戰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對我們來說,報效祖國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感謝與安慰。”

渡江勝利紀念館
重慶作為全面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戰時首都”,整個城市不僅是時尚美食之都,也是紅色傳承之都,解放碑與紅巖革命紀念館,一個是重慶的靈魂和符號,在不斷的發展中承載了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氣質,作為精神堡壘,見證著抗戰的勝利和重慶的解放,紅巖紀念館則帶給人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珍貴的歷史文物、革命遺留物品、場景重現,仿佛將人拉回到那段歲月。“我看到了他們的信念和擔當,他們為了理想而舍棄一切的堅定決心,這樣的紅色的精神永遠會鐫刻在我的心中。”

重慶解放碑

紅巖革命紀念館
不同紅色基地的紅色社會實踐,帶給青年學生不同的感受,但相同的是對國家深沉的熱愛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決心,從社會實踐中得出更多對未來的思考和感悟,助力青年繼續為新時代中國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