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時代新篇的熱潮中,6月23日至7月6日,民族學2101班全體同學在劉麗娜、聶利、許長新三位老師的帶隊指導下,在恩施州宣恩縣萬寨鄉芷藥坪村開展為期兩周的調查實習,全班分六個專題小組展開走訪。

鄉村特色產業小組聚焦芷藥坪村的支柱產業——茶產業,詳細調查了茶葉的種植、采摘、加工、銷售等各環節,并對從茶農、茶廠以及政府三方面獲取的資料進行排比綜合。鄉村民宿與旅游小組通過走訪不僅掌握了當地民宿旅游業的發展過程和成績,也深切感受到譚斌等從業者的創業熱情。新媒體社交小組聚焦新媒體發展,發現短視頻這一新型社交模式彌補了人口流動所導致的“人情”疏遠問題,延續了傳統的關系網絡。新興業態與鄉村振興小組,將目光投向四村聯合產業園、茶產業、研學基地以及農村淘寶等四個關鍵領域,感受到鄉村創新發展的活力。

鄉村綠色發展與治理小組本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產業發展、生態治理和文化治理等日常生產生活中透析芷藥坪村發展的“綠色潛力”, 發現了芷藥坪村通過創新思維和綠色理念來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家族歷史小組通過與向家祥、譚榮倫等老人的深度訪談,查閱他們積累起來的豐富家族資料,繪制家族系譜圖,弄清了向、譚兩姓的遷徙歷史和人物風貌,并體會到良好的祖訓族規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

萬寨鄉黨委書記張繼選、鄉長李建民等領導給予全力支持,為每個調查小組安排了一個對接村干部,大大方便了同學的入戶訪談。芷藥坪村的干部村民對同學們熱情歡迎,積極配合,使各小組調查得以有序推進。
7月6日全體師生順利返回學校后,次日晚召開實習總結報告會。大家暢談在實踐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有的同學介紹了小組調查的主要內容,有的同學分享了田野過程中遇到的趣事,還有的同學講述了遇到的難題和困惑,陳祥軍院長和其他與會老師充分肯定了這次調查取得的成績,認為大家用自己的雙腳走遍了芷藥坪村的山山水水,集體度過了民族學專業的“成人禮”。

此次調查實習的圓滿成功,離不開劉老師、聶老師的全程陪伴和悉心指導,離不開唐胡浩副院長、許長新老師不辭辛勞、長途驅車給大家送來的關懷和溫暖,更離不開萬寨鄉和芷藥坪村干部、村民們的鼎力支持和無私幫助。全班同學謹此致謝,永懷感激!
(責編:張敏,審核:陳祥軍,上傳: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