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部分論文成果一覽表 | |||||
序號 | 論文題目 | 第一作者 | 發表/出版時間 | 發表刊物/論文集 | 等級 |
1 | 防災、預警、處置與重建——中國災害人類學研究對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之貢獻 | 陳祥軍 | 2024-09-10 |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 E等論文 |
2 | 塑造敵人:1961年美國關于越南政策的大辯論 | 李連廣 | 2024-04-01 | 歷史教學問題 | E等論文 |
3 | 美國對華“民族牌”策略的特征、趨勢及影響 | 李連廣 | 2024-04-01 |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C等論文 |
4 | 分級治理:鄉村旅游開發中的基層治理秩序再造——基于豫北Y村的田野調查 | 邱婷 | 2024-02-29 | 決策與信息 | F等論文 |
5 | 流量資本與數字勞動:“飯圈”現象的理論解讀及治理策略 | 高旸 | 2023-12-20 | 關東學刊 | F等論文 |
6 | 從圖像到圖譜:中國圖像文化遺產的生產與保護 | 柏貴喜 | 2023-12-05 |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C等論文 |
7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縣域實踐——基于湖北省F縣的調查 | 唐胡浩 | 2023-11-29 |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C等論文 |
8 | 海疆與內陸文化交融的實物見證 | 林毅紅 | 2023-11-28 | 中國文物報 | F等論文 |
9 | 新時代大學生廉潔教育芻議 | 劉宏宇 | 2023-11-25 |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 E等論文 |
10 | 家族企業繼任者的權威獲得與合法化機制——基于“權力-權威”的分析框架 | 盧飛 | 2023-11-01 |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C等論文 |
11 | 楚墓出土鳥架鼓研究 | 丁蘭 | 2023-10-15 | 江漢考古 | C等論文 |
12 | 鄉村振興背景下脫貧人口后續幫扶:實踐困境與政策轉向——以興山縣A村為例 | 劉宏宇 | 2023-10-10 | 理論月刊 | E等論文 |
13 | 為什么我們以九州代指中國? | 齊子通 | 2023-09-30 | 道中華 | D等論文 |
14 | 今天是八月十五,明天是9月30號? | 齊子通 | 2023-09-29 | 道中華 | D等論文 |
15 | 以廠為“家”:外來青年男工的勞動選擇與城市化邏輯 | 邱婷 | 2023-09-04 | 中國青年研究 | C等論文 |
16 | 推動民族地區低碳經濟發展 | 龔喬 | 2023-08-15 | 中國民族報 | F等論文 |
17 | 過堰之困:明中葉以降東南山區的灌溉與航運之爭 | 鄭俊華 | 2023-07-15 | 中國經濟史研究 | B2等論文 |
18 | 村企協同與雙向增能:鄉村振興的動力機制研究 | 盧飛 | 2023-07-01 |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C等論文 |
19 | 機制與特征: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中城鄉社區社會動員研究 | 唐胡浩 | 2023-06-25 | 貴州民族研究 | C等論文 |
20 | 明清及民國時期祁連山穿山交通路線考 | 閆天靈 | 2023-06-25 |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 B2等論文 |
21 | 基層治理中的社會情感建設 | 李利 | 2023-06-25 | 貴州民族研究 | C等論文 |
22 | 產業集聚下工人職業技能培養的實踐路徑——基于浙江L市N區的田野經驗 | 邱婷 | 2023-06-15 | 職業技術教育 | E等論文 |
23 | 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家庭教育主陣地 | 劉宏宇 | 2023-06-08 |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C等論文 |
24 | 現代產業工人的技能培養:發展路徑、困境及出路——基于某制造企業學徒制實踐的觀察 | 邱婷 | 2023-06-01 |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 E等論文 |
25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淮陽太昊伏羲祭典研究 | 李然 | 2023-05-25 |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 F等論文 |
26 | 婚居模式變遷與婚姻理性興起——基于浙北水鎮“兩頭婚”的調查 | 邱婷 | 2023-05-15 | 青年探索 | F等論文 |
27 | 音樂治療在醫務社會工作中的應用探析 | 章長城 | 2023-05-10 | 前沿科學 | F等論文 |
28 | 新時代西南地區鄉村共同體建設研究——以武陵山區何家巖村為例 | 李然 | 2023-04-25 |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 F等論文 |
29 | 從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看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意義 | 李然 | 2023-04-20 | 廣西民族研究 | B2等論文 |
30 | 巴鹽古道上的南劇: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藝術結晶 | 唐胡浩 | 2023-04-18 | 道中華 | D等論文 |
31 | Four Pillars Underpinn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 陳祥軍 | 2023-04-15 | Journ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udies | F等論文 |
32 | 中南地區少數民族國家認同的正史文本敘事研究 | 李然 | 2023-03-15 |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B2等論文 |
33 | 吐魯番隨葬衣物疏所見五道大神原始性質新探——以《增一阿含經》為中心 | 齊子通 | 2023-03-15 | 宗教學研究 | B1等論文 |
34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視域下烏江航道文化遺產的特征及價值 | 林嬋娟 | 2023-03-10 |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 F等論文 |
35 | 如果古代有婦女節,這些女性土司可能成為被表彰的模范! | 龔喬 | 2023-03-08 | 道中華 | D等論文 |
36 | 為什么說尊重歷史傳統才能理解不同國家的道路選擇? | 齊子通 | 2023-03-03 | 道中華 | D等論文 |
37 | 青島城陽財貝溝東周墓出土青銅容器的成分與金相分析 | 胡飛 | 2023-03-01 | 有色金屬(冶煉部分) | E等論文 |
38 | 淮河中游地區史前人類生業模式變遷的環境考古學觀察 | 胡飛 | 2023-02-28 | 南方文物 | E等論文 |
39 | 從稻場到攝像頭:農村的數字化生活 | 邱婷 | 2023-02-23 | 社會科學報 | F等論文 |
40 | 綠色社會工作之我構:思想基礎和發展理路 | 陳云 | 2023-02-15 |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F等論文 |
41 | 史景遷:一個酷愛講中國故事的外國人,被稱為“漢學三杰”|海外漢學家系列之⑤ | 王鵬瑋 | 2023-02-13 | 道中華 | D等論文 |
42 | 唐宋時期別史文集中南方民族地區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 田敏 | 2023-02-10 | 廣西民族研究 | B2等論文 |
43 | 從“華夷之限”到“捍衛中華”——《皇華集》所載壬辰戰爭前后鴨綠江意象文化內涵的變遷 | 趙慶偉 | 2022-11-20 |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F等論文 |
44 | 關公有多少般神通?他竟然也是這些民族的神靈! | 鄭俊華 | 2022-11-19 | “道中華”公眾號 | D等論文 |
45 | 土司文化遺產的復合性、多元價值 及其實現路徑 | 李然 | 2022-10-25 | 貴州民族研究 | C等論文 |
46 | 家史傳承:明清南方少數民族國家認同的自我表達——以明清土司族譜為例 | 李然 | 2022-10-20 | 廣西民族研究 | B2等論文 |
47 | 民國前期鐵路服務與泰山、曲阜旅游研究 | 秦熠 | 2022-10-15 | 流通、樞紐與近代中國區域性變動:第一屆中國近代交通社會史研討會論文集 | F等論文 |
48 | 農村機構養老的落地困境、經營策略與發展路徑——基于河南省平橋區的田野調查 | 何倩倩 | 2022-10-11 | 中國農村觀察 | B2等論文 |
49 | 論邊疆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四個著力點 | 陳祥軍 | 2022-10-10 | 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 | E等論文 |
50 | 論張岱的文化傳承意識 | 賴玉芹 | 2022-09-30 |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 F等論文 |
51 | 西南山地特色城鎮轉型發展的歷史軌跡及啟示 以湖南省湘西州浦市鎮為例 | 李然 | 2022-09-20 |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C等論文 |
52 | 1920年代美國圣公會湖北教會學校登記始末 | 聶利 | 2022-09-15 | 宗教學研究 | B1等論文 |
53 | 本土知識與生態治理:新疆牧區習慣規范的當代價值 | 陳祥軍 | 2022-09-15 | 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E等論文 |
54 | 水族刺繡文化基因傳承研究——以馬尾繡為中心 | 楊小雪 | 2022-08-25 |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 F等論文 |
55 | 儀式舞蹈與身體實踐:土家族擺手祭儀的象征闡釋 | 王莉 | 2022-08-25 | 貴州民族研究 | E等論文 |
56 | 烏江航路文化線路遺產的當代保護研究 | 李然 | 2022-08-24 | 銅仁學院學報 | F等論文 |
57 | 荀學與乾嘉新義理學的建構 | 孔定芳 | 2022-08-20 | 中國史研究 | B2等論文 |
58 | 農民家庭養老的邏輯:代際互惠與多重博弈 | 章長城 | 2022-08-07 | 社會科學 | F等論文 |
59 | 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邏輯 | 哈正利 | 2022-07-25 | 民族研究 | B1等論文 |
60 | 群際接觸視角下社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鑄牢策略 | 徐莉 | 2022-07-10 |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C等論文 |
61 | 試論近代端午文化空間重構的愛國主義邏輯 | 劉婷 | 2022-06-25 | 青海民族研究 | E等論文 |
62 | 民族傳統手工藝資源保護與開發的當下困局及解困破局之策——基于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四省(區)的調查 | 柏貴喜 | 2022-06-20 | 廣西民族研究 | B2等論文 |
63 | 文化線路遺產: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資源 | 李然 | 2022-06-07 | 中國民族報 | F等論文 |
64 | 順康時期清廷正統性建構與滿漢文化整合 | 孔定芳 | 2022-05-20 | 社會科學動態 | F等論文 |
65 | 情感 | 馬惠娟 | 2022-05-15 |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C等論文 |
66 | 從俺答汗求貢文書之書寫、交涉看明蒙間的群體認同 | 孟凡云 | 2022-04-10 |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C等論文 |
67 | 根正枝葉茂 鏡慧塵埃遠—懷念著名伊斯蘭教研究學者李松茂先生 | 許憲隆 | 2022-03-31 | 中國穆斯林 | E等論文 |
68 | 統合治理:縣域脫貧攻堅的機制創新———基于貴州T 縣的經驗研究 | 盧飛 | 2022-03-15 |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C等論文 |
69 | 內源式發展: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路徑探索———基于四川T 縣的實地調研 | 盧飛 | 2022-02-01 | 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E等論文 |
70 | 系統論視域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結構、功能、機制 | 柏貴喜 | 2022-01-05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 F等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