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章長城、盧飛、黃利會和童玉英四位老師的帶領下,2022級社會學專業的本科生及部分研究生于6月22日至6月25日赴英山縣孔家坊鄉開展專業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教學實踐主題是鼓勵學生們走出校門、走進基層,通過深入的田野調查和生動的案例分析把握鄉村發展的本質和規律,尋找破解鄉村振興中各類難題的辦法和路徑。
實踐初始階段,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獲得者、神峰山莊創始人聞彬軍先生向師生們詳細介紹了山莊的概況、企業的核心文化和他個人的創業歷程。之后,聞彬軍先生還與在場的師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在與山莊負責人交流過程中,學生們了解到山莊的發展,不僅解決了當地留守婦女的就業問題,還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助推當地村民擺脫貧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在為期4天的暑期社會實踐中,師生們依次到鄭家沖村、孔家坊村和四顧墩村開展調研,帶隊老師分別組織和邀請了村書記開展座談會,詳細地為同學們介紹了鄉村基本情況、產業的發展模式以及村企之間如何實現協同發展等內容。座談結束,師生們開始入戶訪談,直接與村民展開了面對面的交流,傾聽他們講述鄉村的發展變化,收集第一手資料。

行程最后,學生們還參觀了孔坊福利院和山莊的電商基地,了解到農村養老問題的嚴峻性,也了解到直播帶貨的技術發展與市場前景,以及如何山莊如何利用數字化技術發展產業為當地農產品銷售暢通線上渠道,助力鄉村振興。
農文旅融合是鄉村振興的有效措施。在本次社會實踐過程中,學生們圍繞農村留守婦女、鄉村治理、產業發展、鄉村旅游及康養旅居等多個主題進行全面的田野調查,晚上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進行深入的討論,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匯總、分析,進一步深化調研成果,同學們進一步深化了對“三農”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了解產業發展和鄉村治理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的重要作用。

社會學系提前組織籌劃,制定了一系列詳盡的計劃和安排,扎實開展本科生暑期教學實踐。通過精心準備,學生們得以深入到田野調查中,通過親身體驗和觀察,將他們在課堂上學到的專業知識與真實的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更加直觀地把握社會現象和問題。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們對社會學理論的理解,還有利于學生們學以致用、提升專業素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責編:王振威,審核:陳祥軍,上傳: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