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至10月,我院歷史學2101班的學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教學實踐機會。他們走進中學校園,來到武漢市旭光學校開展了聽課和講課及交流探討等活動。這一實踐舉措旨在促進大學與中學教育的無縫對接,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打造實戰平臺。

在教育領域不斷變革的今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了加強大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教師,中南民族大學歷史學的師生與武漢市旭光學校展開合作,共同舉辦了教學實踐活動。

本次教學實踐活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9月24日,在旭光學校,大學生們作為聽眾參與中學的日常教學,觀察并學習中學教師陶亞莉老師的教學方法、課堂管理技巧和課堂教學設計。陶老師展示了一堂精彩的初中歷史課《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采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如展示青銅器仿制品、利用PPT上的史料、地圖、思維導圖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回答問題。課后,陶老師與學生們分享了教學設計思路,并解答了學生們的疑難問題。

第二階段:10月22日,經過精心準備,大學生們走上講臺,面對中學生,將所學知識與教學理念應用于實踐中,與之進行互動式學習。范安紅和余佳琪兩位同學分別在702班與703班開展授課教學。課后,旭光學校政史組的歷史老師姚黎與張璇老師對大學生的講課進行了評課,既肯定了優點,如課件設計精美、課程設計合理、教學內容豐富等,也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如結合課標分清授課重難點、注重時間把控以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不一定要按照教材順序對知識進行講解,可以優先講授重難點知識,利用學生最集中的注意力;不能在講述文明成果的時候忽視增強民族自信的方面和體現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方面等。

在最后的交流環節,姚黎老師還為同學們分析了歷史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和前景,并提供了職業選擇的指導和意見;就教師行業的面試技巧提出了四個建議:保持良好心態、清晰的思路、適中的語速、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

整個實習活動得到了旭光學校的大力支持,黨總支書記姜廣錦全程跟蹤指導本次活動,教科處萬康平主任和政史組其他教師親自參與了聽評課活動。
此次活動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了寶貴的教學實踐經驗,也掌握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這次實習是兩校教育資源共享、優化配置的一次有益嘗試,為歷史學同學提供了用武之地,提供了提升鍛煉自己的教育平臺,從中獲益匪淺。同學們對旭光學校的老師們深表感激,并進行了深刻反思與總結,并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編:張敏,審核:方長明,上傳: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