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信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后代,勉勵他們要繼續發揚先輩光榮傳統,更好續寫誓詞碑故事,讓民族團結的佳話代代相傳。回信內容迅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得到全網熱烈討論,地處西南邊陲的“民族團結誓詞碑”也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位居2024年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十大熱詞之首。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2025年1月13日起,我院“同心石榴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實踐宣講團(以下簡稱“宣講團”)前往云南省普洱市,在教師方長明、鄭俊華的指導下,開展“跟著《概論》教材走中國”社會實踐。
在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宣講團成員親赴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進行實地考察,并與寧洱縣審計局、民宗局等單位的負責人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從而更深入了解了這段歷史故事。宣講團成員拜訪了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的盟誓后代方財兵、周林,以及當地文史研究者魯國華、周慶明,并參觀了盟誓代表謙崗村方有富的故居與紀念館。通過這些活動,宣講團成員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悟。

(圖為宣講團成員于民族團結誓詞碑前留影)
“我父親從小教育我,各個民族只有團結好,大家才有好日子過。希望你們能將民族團結誓詞碑的精神和我父親的事跡帶出大山,鼓舞全國各族同胞更好地團結?!泵耸暮蟠矸截敱f。
民族團結誓詞碑史料專輯《碑魂》作者、本地文史研究者魯國華說:“很高興看到你們不遠千里前來探究民族團結誓詞碑的故事,希望你們能將民族團結誓詞碑帶出普洱、帶出云南,讓它成為全中國人民所共有的精神財富!”

(圖為宣講團與魯國華老師請教交流)
1月14日下午,宣講團在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勐先鎮先勝村成功舉辦了題為《新征程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青年行動與思考》的主題宣講活動。宣講緊密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給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活動中,宣講者通過講述多個民族團結的感人故事,并介紹了中南民族大學在“鑄牢”社會實踐方面的成果與經驗,以一系列生動的故事案例,深入闡釋了相關理論的豐富內涵。

(圖為宣講團成員進行主題宣講)
宣講結束后,與會的寧洱縣審計局李志堅局長表揚道:“本次宣講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既有理論高度、又有鮮明實例,嚴格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我們學習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認真領會與準確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較強的啟迪性。”
據悉,宣講團成員將利用其專業優勢,通過口述歷史的方式,生動展現此次社會實踐活動。2024年,宣講團先后前往“涼州會盟”所在地甘肅武威、“昭君出塞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開展“跟著《概論》教材走中國”社會實踐系列活動,本次活動是該系列的第三站。我院將繼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概論》教材,在學思踐悟中深化理解,并在傳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過程中,貢獻其青春力量。
(責編:楊科,審核:王璐璐,上傳: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