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學院教學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素質,增強學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實效。7月20日以來,學院社會學系聯合院“同心石榴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實踐宣講團(以下簡稱“宣講團”)赴南陽市鎮平縣石佛寺鎮天下玉源社區開展為期5天的研學宣講活動,我院社會學系陳云副教授帶隊負責。
“天下玉源”社區以玉石產業為主,2016年由南陽市鎮平縣委縣政府投資4100萬元專門為新疆籍群眾建設,其中絕大多數群眾為維吾爾族流動人口,當地民族團結工作得到中央認可,被中央領導批示為“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和發展”。

21日,團隊一行在社區主任趙方的帶領下參觀社區紅石榴黨建展廳,了解“天下玉源”社區從最初治理時的困擾困惑,到實現社區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探求探索鎮平經驗,收獲相關榮譽的治理歷程,切實體會“天下玉源”社區如何以黨建引領實現高效能治理。

期間,團隊成員通過走訪社區干部、網格員、公安干警、社區各族商戶、居民等,探索挖掘“天下玉源”社區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社區工作各方面、全過程,不斷增強社區服務能力的實踐路徑。
除社會調研外,團隊一行還與社區黨支部聯合開展兩次宣講活動。

22日,宣講團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三樓面向60余名維吾爾族小朋友進行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爭做小小石榴籽》宣講課。宣講團成員董清平以《國家的孩子》這一民族團結進步故事為切入點,通過情景演繹、解讀闡釋、視頻觀看、游戲互動等形式,將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大道理融入小朋友們喜聞樂見的小故事中。現場氣氛熱烈,小朋友們表示,宣講很有趣,要將民族團結進步故事講給父母和身邊的小伙伴,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小小宣講員。

23日,宣講團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三樓作題為《新征程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青年行動與思考》專題宣講,社區部分干部職工、公安干警、居民代表200余人參加宣講會。董清平圍繞新時代十年黨的民族工作偉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闡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歷史邏輯和生動實踐。宣講結合大量歷史事實和詳實數據支撐,講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偉大實踐和新時代各民族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偉大歷程,收獲了在場人員的一致好評。大家紛紛表示,聽完此次宣講,對什么是“鑄牢”,為什么要“鑄牢”,如何“鑄牢”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將繼續入心入腦學習,積極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責編:馬博博,審核:王璐璐,上傳: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