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提升支部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愛國主義意識,4月25日民族學專業本科生黨支部在民族學人類學實驗室舉辦了“十個一”系列活動之黨史故事講述會,參會人員為黨支部全體黨員、發展對象以及積極分子代表,本期黨校學員進行精彩分享。

此次共有五位同志進行分享,他們緊緊圍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自身體會,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又一個富有感染力、吸引力和號召力的動人故事。
耿新同志講述了《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故事,讓大家了解了“草原母親”都貴瑪19歲收養28個上海孤兒的感人事跡;彭燕同志講述了《高考育英才,改革春風吹》的故事,讓大家明白了黨和國家在改革開放初期做出的精準決策;鄭鳳鳴同志講述的《毛相林絕壁開路》,毛相林作為帶頭簽下生死狀,拿生命向絕壁要天路的“當代愚公”,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田玉林同志講述的《萬萬火急生死關頭——通道轉兵》,讓大家看到了共產黨員們在長征途中的艱險;李坷欣同志通過講述《紅船精神》,再次讓我們受到精神洗禮,重溫了入黨初心。

最后,袁磊老師作總結講話,他指出,希望更多的同學參與到各類支部活動中來,通過豐富支部的活動形式,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
在我們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中,有無數感天動地的紅色故事,黨的故事蘊含黨的初心使命、彰顯黨的優良作風、展現黨的奮斗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習黨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講好黨的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責編:袁亞南,審核:王璐璐,上傳: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