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尋新征程上如何有形有感有效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青年視角感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地方模式。1月22日,學院團委副書記馬博博帶領學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實踐宣講團赴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進行學習調研。

上午,宣講團一行首先前往天祝縣天堂鎮本康村調研該村鄉村振興產業、丹霞地特色旅游文化和民族團結文化活動。隨后,宣講團一行赴天堂鎮天堂寺調研該寺“1461”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體系,即一條主線強化政治引領、“四進”活動促進宗教和順、六項舉措提升治理能力、一套制度保障規范運行。

下午,宣講團一行先后前往天祝縣博物館、文潤社區和天祝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展館。在天祝縣博物館,我院老師和同學跟隨講解員參觀并了解博物館以“四史”教育、“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宣傳圖片、節氣節日“三個模塊”和館校合作教學、新媒體宣傳教學“兩個實踐活動”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青少年學習教育基地的過程。圍繞學習教育基地如何更好開展工作,雙方進行了交流。在文潤社區和天祝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展館,宣講團一行深入了解當地著力構建社區互嵌式民族融合體系和不斷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過程經驗,探索新征程上民族高校與民族地方共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合作模式。

據悉,本次學習調研為期四天,學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實踐宣講團將在調研過程中積極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和宣傳工作,為新征程上高校青年學生講好民族“三交”故事、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力量。
(責編:馬博博,審核:王璐璐,上傳: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