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西安外國語大學孫海芳副教授應邀做客澤霖講壇,在八角樓學術報告廳開展題為《從邊疆看中華——中華西域文明的重要考古發現》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方長明副院長主持,學院黨委書記錢文彬、副院長唐胡浩及民族學、歷史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等專業師生參加了講座。
講座伊始,孫海芳老師明確了邊疆考古的定義,指出邊疆考古對于闡釋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與和平性五個突出特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接著,孫海芳老師結合通天洞遺址、小河墓地、尼雅遺址等考古資料,從史前時期和歷史時期兩大階段梳理了新疆地區從人類起源到中華文明形成及早期發展,再到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發展的全過程。最后,孫海芳老師指出新疆是中華文明發生發展的重要區域,中華文明是多民族文化碰撞、融合、升華的結果。

方長明副院長對孫海芳老師的精彩講座表示感謝,指出講座材料豐富、視野宏大,從邊疆考古的視角闡釋了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有助于同學們更好地理解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講座取得圓滿成功。(責編:劉宏宇,審核:方長明,上傳: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