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湖北省博物館黨委副書記、研究館員王先福應邀做客澤霖講壇,在八角樓學術報告廳開展題為“云夢出土秦漢簡牘的歷史價值與當代傳承”的講座。講座由文博教研室庾華教授主持,胡飛老師、文博專業全體同學參加了講座。

講座開始,王先福研究館員回顧了2024年11月4日陪同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云夢博物館的經歷。總書記說,古代簡牘非常珍貴,是我們國家信史的重要實物佐證,要善加保護,做好研究。總書記的囑托點明了簡牘保護和研究的重要性。接著,王先福研究館員詳細介紹了秦漢簡牘的分布和數量,指出云夢是秦漢簡牘出土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繼而以睡虎地M11、龍崗M6等墓葬出土秦簡為個案,詳細剖析了《秦律雜抄》《效律》《法律答問》《秦律十八種》等律令條文的具體內容,揭示了秦律具有相當完備的法律體系。最后,王先福指出當前海內外出現了云夢睡虎地出土簡牘研究的熱潮,形成了大量學術成果。同時簡牘文化也通過央視、展覽等方式走進大眾視野,成為文化傳播的優質素材,諸如秦律等內容為我們當今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提供了歷史借鑒。

庾華教授對講座作了總結,指出講座為我們真切的傳達了總書記對秦漢簡牘保護研究的高度重視,系統梳理了秦漢簡牘出土的情況,揭示了云夢秦漢簡牘所蘊含的重要歷史價值和當代意義。講座將激勵同學們主動扛起文物保護的重任,認真做好研究,不斷挖掘文物的歷史價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座取得圓滿成功。(責編:高晶晶;審核:唐胡浩;上傳: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