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由中國民族史學會主辦,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承辦的中國民族史學會第二屆民族史學科建設聯席會議在學術交流中心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煙臺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及中南民族大學等21所高校、科研院所的3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參會代表遍及北京、江蘇、四川、湖北、湖南、云南、貴州、山東、陜西、甘肅、寧夏等11個省、市、區。專家們圍繞 “新時代中國民族史學科建設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會議主題開展了深入研討與交流。

上午8點半,會議舉行開幕式,由中國民族史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劉正寅主持。首先由中南民族大黨委書記邊境致辭,邊境書記代表學校歡迎各位專家學者的蒞臨指導。他指出,民族高等教育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內容,在當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民族工作新形勢下,召開此次中國民族史學科建設會議恰逢其時,具有重要意義。接著,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黨委書記趙天曉講話,指出歷史研究務必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以馬克思主義歷史觀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批判錯誤的立場和言論,強調民族史學科正面臨難得的機遇,要有一個大的發展。中南民族大副校長段超介紹了中南民族大學及學校民族史學科的發展情況。

開幕式后,研討會共分為四場學術研討,分別由崔明德、劉玉堂、尹偉先、李大龍四位教授擔任召集人兼評議人。與會學者圍繞“中國民族史學科建設的發展現狀”“中國民族史研究中的地方個案”“中國民族史研究中的地方鏡像”以及“中國民族史的個案研究”等四個議題分別進行了深入討論。四場研討共有來自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正寅、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歷史研究室主任彭豐文、煙臺大學原黨委書記崔明德、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趙令志等19位專家學者先后發言交流,發言者緊緊圍繞“新時代中國民族史學科建設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會議主題,有的闡述了自己對新形勢下開展中國民族史學科建設的設想和建議,有的將研究問題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結合進行深入闡發,也有的結合自身研究領域對個案問題進行了鑄牢中國民族共同體意識視角下的全新解讀。

閉幕式由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田敏教授主持,劉正寅教授進行了會議總結。他指出,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參會人員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而且中、青年學者居多。會議研討者的發言水平高,主題鮮明突出,研討內容層次分明,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研討交流充分,具有鮮明的跨學科性,學科建設引領性高、前瞻性強,并表示中國民族史學科發展正迎來歷史最佳的發展時期。最后,劉教授并對中南民族大學的支持表示感謝,并期待大家能夠在明年第三屆民族史學科建設聯席會議上再次相聚,共商進取。
(責編:楊科,審核:李利,上傳: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