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宣傳展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成果,增強學校師生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我院與南方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第一期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班。5月31日晚,柏貴喜教授以“概念、價值、制度與思考: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幾個問題”為題為本期研學班作專題講座。

柏貴喜教授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出發,為我們講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別、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護與傳承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柏教授還結合大量生動詳實的案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為大家講述了他與非遺的故事,并對現場同學的提問進行了詳細解答。
通過此次講座,同學們均表示受益匪淺,不僅學到了非物質文化的相關知識,還表示要以自身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
據悉,本次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班有來自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學院的50名同學參與,學員由本科生、碩士生及博士生構成。后期,研學班還將開展剪紙、中國結、扎染以及文物修復等實踐課程以及體驗活動,使同學們在實踐體驗中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責編:楊科,審核:李利,上傳: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