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民委關于文物創新轉化為“道中華”內容的工作要求,我院民族學博物館創作了圖文和短視頻形式的作品,包括土家織錦、黎族銅鼓、苗族竹衣、京族繡花彩等各民族文物資源。1月21日,以“福祿壽喜,織在錦上的祝福”為題的土家織錦圖文作品在“道中華”公眾號“一文一物”欄目中首個推出。
“福祿壽喜”字紋土家錦將寓意吉祥的“福”“祿”“壽”“喜”四個字以八邊形方塊為基本紋樣,以四方連續的形式織造在織錦中,漢字紋樣的使用是漢族與土家族文化交融的直接體現,表達了各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第一批提交的12篇圖文和11部短視頻作品后期將陸續在“道中華”公眾號推出,以大眾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文物之美,及其蘊含的民族文化精神。
民族學博物館始終本著“做好文物工作,賡續民族文脈”的使命與擔當,探索更多創新型文物資源宣傳方式,充分發揮民族文物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文物資源傳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責編:楊科,審核:林毅紅,上傳: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