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開青年路,石榴結籽心連心。12月3日晚,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首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晚會在大禮堂舉行。學院領導、各年級師生,各兄弟學院團委老師、團學干部代表共享青春盛宴。
本場晚會以“石榴花開 和美民社”為主題,由學院團委、學生會主辦。

晚會上,歌舞《入畫江南》將戲曲歌舞與現代唱腔相融合,讓傳統藝術更加喜聞樂見。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古詩新唱《苔》生動詮釋鄉村教師“小我”融入“大我”的責任與奉獻。歌曲串燒《在燦爛陽光下》唱出新時代各族青年在時代春風里、在燦爛陽光下,不忘黨恩、永跟黨走,建設大中國的青春誓言。朗誦《吳澤霖》帶領大家從吳澤霖先生的故事中感知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偉大與不易、感知一代代民大人的傳承與堅守。

作為晚會特別節目,走秀《中華民族一家親》獲得在場師生的一致好評。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位身著各民族服飾的演員們款款行走在舞臺上,用不斷變化的隊形為現場觀眾送上一場“最炫民族風”,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生動浮現。“五十六個民族親親一家,就像百花園里盛開的花,紅紅石榴結籽兒抱在一起,誰也離不開誰,母親是中華 ……”在場一千多名師生齊聲唱出對祖國母親的美好祝福 ,整場晚會在《母親是中華》的大合唱中落下帷幕。“晚會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旨在讓學院各族青年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同學習、共進步,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常開長盛。”學院團委老師馬博博如是說道。

晚會還進行學院2022—2023學年優秀學生、優秀集體頒獎儀式,互動抽獎環節和迎新驚喜節目,帶領民社學子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整場晚會以“石榴花開 南湖畔青年逐夢”“榴果飄香 新征程凝心聚力”“石榴結籽 雙塔下和合同心”三個篇章為線索展開,“我們想以石榴籽為紐帶,通過石榴花開、飄香、結籽的過程,和同學們一起感受中華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魅力。”學院學生會負責人董清平在介紹晚會時說道。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晚會結束后,在場學生紛紛表示,這場晚會讓自己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了更加立體直觀的認識和感受,將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積極踐行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道中華之美、美中華之道。一直以來,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堅持把第二課堂做實、做優、做精,不斷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機融入第二課堂,讓廣大學生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責編:馬博博,審核:王璐璐,上傳: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