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哈爾濱工程大學尹韜副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王偉臣副教授、湖南師范大學劉順峰副教授應邀做客“從實求知”讀書會,在八角樓報告廳為我院師生開展了題為“法律人類學三人談”的學術對話。此次對話由院長陳祥軍教授主持,我校師生踴躍參與講座。
尹韜,挪威奧斯陸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與法律人類學、中西人類學比較和知識人類學。近期關心的問題包括:“戲曲普法”的人類學意涵、“燕京學派”的法律人類學研究、非虛構文學與民族志寫作。
王偉臣,法學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主要從事法律人類學、比較法律文化的研究。近期的學術工作主要有:梳理法律人類學國際傳播史,主持翻譯《牛津國際法律多元手冊》。
劉順峰,法學博士、人類學博士后,現為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時代法學》副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人類學、社科法學。近期主要從事法律人類學標識概念的梳理、提煉和總結。
尹韜、王偉臣、劉順峰三位老師講述了自己的求學經歷、與法律人類學結緣與踐行過程。
尹韜老師是人類學“科班”出身,接受系統的學術培養,運用人類學整體觀、文化相對性的思維理解法律中的觀念。王偉臣老師講述了“非科班”出身的研究者如何與法律人類學結緣,王老師多次提到“解渴”,出于對法律知識的好奇,王老師大量閱讀文獻,滿足學術興趣,“兩天閱讀一本書”是他在刻苦求學中的真實寫照。劉順峰老師生動有趣地講述了自身經歷,從專科畢業一心想當BOSS的人類學門外漢,到成為法律人類學教師,一次次的坎坷、一次次的砥礪前行,使得我們思考:第一學歷在十年磨一劍的長期努力面前似乎并不重要。
三位老師發言結束后,同學們踴躍提出問題,老師們也進行了詳細的答疑解惑。對話的最后,陳祥軍教授再次對尹韜、劉順峰、王偉臣三位老師的到來表示衷心感謝,回憶自己的求學經歷,激勵同學們勇于做堅持學術理想的、純粹的人,在相互交流與碰撞中尋找自我,走出校園,接觸不同的人,拓寬自己的視野,善觀察勤思考,踐行體悟“人生處處是田野”。
(責編:龔喬,審核:方長明,上傳: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