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胡飛
職務/職稱:實驗室主任、講師
通訊地址: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院 5附?西502
E?mail:bronzehufei@qq.com
一、學習和工作簡歷:
(一)學習經歷
1.2008.9?2014.1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獲理學博士學位(碩博連讀)
(二)工作經歷
1.2015.1?至今: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研究員
二、主要社會兼職
中國考古學會會員;湖北省科學技術史學會會員;
三、科研及成果
(一)主要研究方向
冶金考古、環境考古以及文化遺產保護。
(二)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
1.主持中央高校專項資金青年項目:文化交融視角下湖北云夢鄭家湖墓地出土青銅器的科技研究,CSQ23027
2.主持中央高校專項資金一般項目:淮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聚落與環境研究,CSY19040
3.主持中央高校專項資金青年項目:巢湖流域新石器時代環境考古學研究,CSQ16012
4.主持中南民族大學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民族院??脊趴萍既瞬排囵B模式研究,JPZXX19007
5.主持中南民族大學實驗室研究項目:開放實驗視野下古代銅鏡的金相分析,SYYJ2022021
6.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侯家寨遺址發掘資料的整理與研究,16AKG001
(三)代表性科研成果
1.《湖北荊州張大冢戰國楚墓出土青銅器的成分與金相研究》,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24年1月;
2.《青島城陽財貝溝東周墓出土青銅容器的成分與金相分析》,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23年2月;
3.《淮河中游地區史前人類生業模式變遷的環境考古學觀察》,南方文物,2023年2月;
4.《閩西永定土樓的病害調查與保護對策》,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年10月;
5.《淮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氣候與環境》,南方文物,2019年2月;
6.《湖北大冶蟹子地遺址出土西周早期金屬絲的初步科學分析》,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18年12月;
7.《淮河中游地區史前人類文化演化過程的環境考古學觀察》,東南文化,2018年6月;
8.《民族院校文物保護課程教學方法探析》,大學教育,2017年1月;
9.《浙江嵊州小黃山遺址古環境分析》,南方文物,2016年12月;
10.《巢湖地區末次冰消期-早全新世沉積環境演化》,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15年2月;
11.《安徽巢湖湖相地層記錄的早全新世氣候事件》,地層學雜志,2015年1月;
12.《湖北襄樊魏晉早期墓出土釦(扣)器之涂金工藝研究》,南方文物,2011年9月;
13.《蚌埠雙墩春秋一號墓部分青銅器成分及金相分析》,有色金屬,2011年2月;
四、教學及成果
主講課程:
1.《科技考古》《冶金考古》《環境考古》,本科生;
2.《科技考古》《博物館藏品保護》,研究生
五、各類獎項
1.中南民族大學優秀教學獎二等獎;
2.第十五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教文科組優秀獎;
3.中南民族大學助教試講競賽人文社科B組一等獎;
4.中南民族大學多媒體課件大賽文史組課件一等獎;